浙财网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分享到:
 2019-09-09 14:22:14 来源: 阅读:-G0

导读:作为贯穿《雍正王朝》全剧的第一主角,未成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从私自清查户部账底开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经开始谋划自己的夺嫡计划。江南募捐途中,他将久负盛名的邬思道请到府中,名义上作为世子的师父,但其实就是找了一个夺嫡计划的总顾问。

从剧中的演绎情节来看,对邬思道言听计从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获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终走向皇位,全部得益于邬思道的步步规划、仔细安排,胤禛只需要听之从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临终将大清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以后,升级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马赶回潜邸,想要除掉这个知道自己太多夺嫡内幕和秘密的主要谋士,也能看出邬思道在其夺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个对谋士看似言听计从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来那样弱吗?

恰恰相反,他才是剧中最稳定、最深谋远虑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够久经不衰,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带给了人们太多演绎情节背后的思考和揣摩,剧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复琢磨以后,才会了解剧情演绎和人物设定的真实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欢这部剧的朋友,最初阶段和笔者有没有一样的疑惑,那就是继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继位以后的雍正皇帝,无论从权谋手段、政治智慧还是脾气秉性上都有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这个皇位,一下让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托、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么,继位之前、对自己的谋士言听计从、对皇十三子胤祥依赖严重、对皇室兄弟无计可施、对太子胤礽无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么弱、那么不堪,需要邬思道的大局把控、细节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数次牺牲;需要康熙皇帝长达十几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顺利继位,成为雍正皇帝吗?

其实,并非如此!

这个在“九王夺嫡”事件的后期才正式露出夺嫡念头的皇子,才是隐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试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户部账底的皇四子胤禛,当时只是“太子党”的坚定成员,他对户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剧中的说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皇阿玛让儿臣平日里留心政事”,但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对立面的皇八子该管的户部事宜呢?真是“为了给太子提个醒”?还是为了给皇八子胤禩制造难堪,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砖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现一把,让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会是皇位人选的不错选择?

很明显,都不是!

那么,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皇八子胤禩,这个在历史上17岁便被康熙皇帝晋封为贝勒爵位,成为康熙皇帝众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个,剧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户部,这个大清王朝的经济命脉部门,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这个“贤王”的重视和恩宠程度。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这个在历史上不到两岁便被康熙皇帝册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拥有势力异常强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撑,拥有康熙皇帝最为宠爱的皇后生母,拥有康熙皇帝几乎全部对皇子的爱。最起码在黄河大水的当时,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稳固,如果没有意外,他继承皇位只是时间问题。

彼时的皇四子胤禛还未进入康熙皇帝的视线,更没有进入皇位继承人的备选队伍中,他是着急,但还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圣心难测,对于康熙皇帝这样的“千古一帝”内心,更是难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时机进行政治试探,他一直想要确定康熙皇帝在皇位传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备选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无其他打算!

那么,什么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试探出两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么事情才能让康熙皇帝足够重视到忽略皇位传承?

国家稳定、皇权统治!

从胤禛突然清查户部账底就能看出,他对户部的情况早已经了然于胸,他对于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间的夺嫡之争和对立局面早已经详细掌握。一场罕见的大雨,一次黄河泛滥,终于让胤禛找到了机会。

1、将国库已经空空如也,再也无力进行赈济灾民、修缮河堤的事情于朝堂提出,一来可以直接打脸分管户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让太子胤礽脸上挂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无力赈济灾民、修缮河堤,那么灾民就会像黄河之水,灌进紫禁城,淹没大清王朝的皇权统治。这样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皇权稳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会倍加重视。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从康熙皇帝得知国家没钱时候的反应,就能得知他对两位皇子的真实态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后,严惩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会责令两位皇子千方百计募捐筹款,让朝廷渡过这次难关。也就说明,康熙皇帝会用“将功补过”的方式重塑两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对两位皇子的重视程度和面对可以动摇国本的事件时,他依然坚定的信任和爱护两位皇子的态度。

如果,康熙皇帝闻之大怒却对两位皇子没有任何处罚的表示,更没有在朝臣面前为两位皇子开脱的意思,只是将户部欠款详加询问以后,将黄河泛滥归结到“人事不修”。那么,这个“不修人事”的是谁?当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态度让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夺嫡之争还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将户部账底和盘托出以后,康熙皇帝肯定会命人担任募捐赈济银两的重担,因为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决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担心的大事。

那么,是选择朝臣前往唯一能够募集巨额银两的江南地区,还是命令皇子前往?就当时的政局和皇子们各自的强大势力来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断然完不成如此困难的任务,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权力强行压制江南地区的官绅富商,才能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

那么,胤禛从康熙皇帝的选择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对皇位传承的态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众位皇子的势力如何分布,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区乃系“八爷党”财政支撑的主要根据地,户部欠款又是该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责任,按说将胤禩前往江南担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适不过。但如果康熙皇帝这样安排,无疑就会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资本,让胤禩有了“将功补过”的机会,会进一步稳固胤禩在朝臣中间的地位,甚至会让朝臣们直接认为这是康熙皇对胤禩抱有极大传位希望的表现。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么,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担任这个差事,说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会让“太子党”的政治势力进一步壮大,就能证明康熙皇帝不再将胤禛视为“太子党”的成员,而是一个可以单独看待、郑重考虑的夺嫡单位。

康熙皇帝对这一事件的具体态度、任命胤禛带领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体做法,让胤禛彻底明确了康熙皇帝对于皇位传承的态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对于皇子们依然在观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进入夺嫡之争中,可以成为康熙皇帝皇位传承考察对象的。

所以,就是从这个时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时候,胤禛正式进入了夺嫡之争。

注意,这个时候,邬思道这个胤禛的智囊还没有出现!!!

江南募捐中,胤禛几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绅、富商,但却换回了一个“孤臣”——田文镜,换回了江南地区民众的极高评价。从康熙皇帝对民间流传歌谣的刻意强调能够看出康熙皇帝对于胤禛在江南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多么的满意。

面对江南地区官员弹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采用非“王道”手段的行为,康熙皇帝召集上书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讨。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询问太子胤礽对此事的看法时,太子胤礽说道:

“儿臣以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办事也肯尽心尽力,这次筹到了款也购到了粮,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不可否认,太子胤礽也不是毫无政治智慧,他的这两句话有三层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党”成员,他不能一味为胤禛说话,这不免会有维护自己党羽势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从康熙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他对胤禛江南行动的绝对肯定,这绝对是对其太子之位的潜在威胁,所以他要打压、要压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渐上升的势头。

3、他对胤禛的“先赞后贬”,更是对上书房三位大臣说的。“康熙皇帝虽然口头上认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绩,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亲自认定的皇位继承人,我并不认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们别慌着就康熙皇帝的态度而选择站位,选择站在胤禛身后,为其站台。”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来的表现和回应,却瞬间将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对于胤禛成绩的巨大肯定。

“那个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沙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味道不错。这老四、老十三,家里都怎么样了?他们奔波在外,你这当兄长的,该多关心着点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气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欢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东西,做的再好,也有着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内,并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显,真狗奶子这种接地气、贴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层百姓广泛认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间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玛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这种不知民间疾苦、不懂民间味道的“深宫皇子”绝对不是康熙皇帝属意的皇位继承人。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话,康熙皇帝也是说给三位上书房大臣说的。胤礽将“以德为本、以仁导行”当成压制胤禛的罪行,而作为太子、作为兄长、作为“太子党”的首脑,竟然连自己党羽成员的后顾之忧都没有顾及、都无法妥善处理,“仁德”何在?还够资格当上皇帝,治理好一个国家,还能让人心悦诚服的跟随并坚定支持吗?

胤禛对康熙皇帝的政治试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国库欠款时,政治智慧的集中爆发

因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现,康熙皇帝将胤禛晋封为郡王爵位,成为康熙皇帝众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晋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对于清朝统治阶层而言,毕竟是一件并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制的制度,所以追缴国库欠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时,康熙皇帝将胤禛晋封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显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为了安抚皇子们的心理反应,康熙皇帝也必须拿出一个“因功晋封”的态度。

如果说,江南募捐是胤禛对康熙皇帝对皇位传承态度的试探,那么领取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则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发。

注意,这个时候的邬思道已经被胤禛当成智囊使用,邬思道对于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向国库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为四类:

1、不得已而借之,这类人很多,主要因为俸禄不够养家糊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这类人不多,但确实不好对付的一类人,他们有资历、有功劳、讲阔气、讲排场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随皇帝鞍前马后熬出来的心腹重臣。

3、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可恶之人,占便宜、耍赖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劝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于让胤禛成为愿意为康熙皇帝分忧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邬思道的建议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反倒是用一个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发。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但在第二天胤禛觐见康熙皇帝时,胤禛毅然提出奏请:

“儿臣愿意办理追比欠款的差事,只要对朝廷有利,对我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儿臣大不了做一个孤臣就是了!”

胤禛为什么对邬思道的建议并不明确回应,而在康熙皇帝面前却听从他的建议,接下这个会成为“孤臣”的差事呢?

1、邬思道的名声,胤禛只是听说,但并没有实践证明,所以胤禛需要验证了邬思道的分析以后,再行定夺。在确定了邬思道的分析正确以后,胤禛才毅然跨出关键一步。

2、邬思道刚刚进入四爷府,胤禛对于其的忠心甚至他背后是不是还有真正的主子,并不清楚。所以,胤禛在其跟前必须隐藏自己的夺嫡之心,以防成为众矢之的。

3、邬思道作为康熙朝的获罪之人,虽然名声在外,但其毕竟是地位较低的奴才,胤禛不能从一开始就对其言听计从,这对于将来压制和使用邬思道非常不利。

但这还只是胤禛对于邬思道方面的政治智慧表现,只是集中爆发的一部分。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奏对才是其政治智慧的巅峰表现。

胤禛奏请让“孤臣”田文镜,协助自己帮同办理追比国库欠款的差事,康熙皇帝会同意;但胤禛奏请康熙皇帝嘉奖皇十三子胤祥,并希望其协同办差,康熙皇帝却不同意的态度,胤禛会不知道?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他知道!

1、通过“清查户部账底”一事中对于康熙皇帝的政治试探,胤禛已经清楚,康熙皇帝对于皇八子胤禩党羽遍布天下、结党谋私的举动已经有了警醒,已经有了防范意识,这也是胤禛确定康熙皇帝对胤禩并没有抱有传位希望的原因所在;

康熙皇帝将胤禛从“太子党”中强行剥离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让“一心为国”、“王道行事”的胤禛进入皇位继承人的考察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压制和削弱“太子党”势力。

通过对两大皇子集团的制衡,康熙皇帝才会稳固掌控皇权,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皇帝权威。对于胤禛,康熙皇帝虽然逐渐表现出信任和重视,但却也会注意对其势力增强的压制和平衡。所以,康熙皇帝在培植和重用胤禛的同时,只会压制和忽略他的坚定跟随者——胤祥。

胤禛虽然明白康熙皇帝的真正用意,但其必须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现出对此“懵懂不知”的一面,表现出对康熙皇帝权力平衡手段的不理解,这样才能让康熙皇帝看到自己仅看中兄弟感情,而不知结党夺嫡的“王道”形象。

2、首先,我需要明确一下康熙皇帝让胤禛担任追比国库欠款差事的真正目的。

一是:康熙朝晚期的国库欠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皇权稳固,他必须考察一下胤禛面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和处理效果,才能进一步看出胤禛是不是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因为如果解决不好这件事情,就算胤禛能能被扶上皇位,也会立马陷入困境,坐不长久。

二是:康熙皇帝希望通过胤禛这个“冷面王”清除一批自恃功高的高官大吏,他们会严重影响到后世帝王的朝局稳定,甚至会威胁到皇权稳固。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三是:康熙皇帝希望从胤禛追比国库欠款的行动中,进一步考察胤禛和太子胤礽之间的关系,看他是不是会因为夺嫡之争而忽略“君臣之礼”,而利用工作便利将太子扳倒。毕竟太子在被康熙皇帝亲自废黜之前,仍然代表着部分皇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康熙皇帝。

四是:国库欠款严重,已经到了不整治、不追比不行的地步。

那么,胤禛对于康熙皇帝的心思都明白吗?

当然!

对应一:胤禛在追比国库欠款的过程中,不讲情面、只讲原则,就算是逼死自幼跟随康熙皇帝的老臣魏东亭、就算是将跟随康熙皇帝立下战功、伤痕累累的武将圈禁也在所不惜,也毫不顾虑。虽然他只追回了30%的欠款,但剩余的70%欠款并不是作为郡王的胤禛所能动摇。康熙皇帝清楚看到了胤禛的处理手段,如果给他换上一个皇帝角色,这些欠款被追回只是短暂的时间问题。

对应二:在朝堂被康熙皇帝亲自指出“借贷国库银两、用以谋取私利”的三位大臣,胤禛真不知道他们的罪行?他知道,只是如果让他来处理,他也只能将其圈禁或者勒令其归回欠款而已;但如果康熙皇帝来处理,就肯定会上升到刑罚层面,从而达到清理“昔日功臣”的目的。所以,胤禛是故意将这类官员留给了康熙皇帝。

对应三:胤禛刚接下这份差事的时候,太子胤礽立马递给了他一个条子,让他酌情缓和办理。以胤禛的“冷面”性格,他却真就听了太子的话,将太子上的人名抹去,不再追缴欠款。为什么?胤禛就是通过这个举动让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对于太子胤礽的态度,知道他对于康熙皇帝皇权的绝对认可和尊敬。

雍正王朝:能够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对应四:胤禛主管诸王贝勒、尤其是当朝皇子的欠款追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可以直接面见康熙皇帝、可以上达天听的狠角色。但胤禛对这类人,一点也没讲情面。皇三子胤祉的欠款能让康熙皇帝从大内挪出银两为其偿还,不就是胤禛毫无情面追缴的结果;皇十子胤俄能因为欠款上街叫卖家当而被康熙皇帝直接圈禁半年,不就是因为胤禛对其的穷追猛打!

胤禛抛开朝臣,而直接面向王公贝勒,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用心办差形象能够让康熙皇帝知晓,就是为了让康熙皇帝看到,除了有政治智慧,自己是实心干事、一心为国的。胤禛已经将30%的欠款追比极限完成,生下的70%如果没有太子胤礽的限期两年完成,也会很快完成。所以,胤禛算是完成了康熙皇帝交付的任务。

注意,邬思道只是给予了胤禛接受这件差事的建议,但对于细节处理和具体追比过程中的表现,邬思道并没有具体指导。而这些才是让康熙皇帝另眼相看,甚至将其认定为皇位继承人的重要原因。

现在,还觉得这个对邬思道言听计从的皇四子胤禛很弱吗?他对全局的形势把控、对大局的细节处理,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他所隐藏的政治智慧让他一直都站在顶端,站在和康熙皇帝同一高度巅峰对决!

参考文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推荐阅读:叶紫网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

暂无网友的评论

意见反馈

×
J